编号
zgly00015672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内蒙古生态承载力评价
作者单位
湖南医药学院
江西行政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X826
关键词
区域生态学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赤字
可持续发展
文摘内容
生态足迹理论是研究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对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获取的各种资源环境数据,结合不同的生态足迹模型,测算了内蒙古2001—201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余、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等指标。结果表明:2001—2014年人均生态足迹呈快速增长趋势,由4.158 9hm2/人增至22.948 1hm2/人,年均增长率为14.59%。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人均生态足迹为:化石能源用地>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平均占有比例分别为65.22%,22.51%,10.34%,0.84%,0.82%和0.27%。由于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大,其增长率远高于可利用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率,导致2001—2014年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赤字的出现主要是由不断加大原煤、原油等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造成的。人均万元GDP生态足迹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该指标说明研究区正处于能源利用转型期。最后,分析了生态足迹理论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来源,并给出了进一步改进的途径。该研究对内蒙古践行生态文明,构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