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231份麦类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田间抗性鉴定



编号 zgly000163907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31份麦类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的田间抗性鉴定

作者 闫佳会  侯璐  姚强  郭青云 

作者单位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3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435.12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品种  抗病性鉴定  堆测法 

文摘内容 为明确不同麦类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es,BYDV)的抗性差异,于2015—2016年连续两年采用堆测法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了231份麦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麦类种质资源对BYDV引起的黄矮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2015—2016年,克群、加麻白芒麦、墨沙、绿见口和灰木头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20.40、22.28、23.08、22.34和13.08,对黄矮病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团结红壳麦-K、红矮子、定兴寨、旱地小麦、小红狼、榔头麦、峥白毛、金包银、红四楞、赤壳须麦及和穗板麦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74.68、71.62、70.36、68.44、65.17、64.74、63.29、60.97、55.78、56.42和53.21,均大于50.00,表现为高感;其余种质资源的平均病情指数在25.00~50.00之间,表现为感病。此外,长芒芒、冰糖色小麦、苏麦、红皮麦、小红穗和青兰麦初期表现感病,后期可恢复健康,有一定的耐病性。抗病性不同的麦类种质资源感染BYDV后,对产量的影响差异很大,其中抗病资源绿见口的产量损失率最低,为8.87%,耐病资源长芒芒、冰糖色小麦、苏麦、红皮麦、小红穗和青兰麦的产量损失率依次为16.90%、17.40%、15.04%、13.13%、18.94%和11.57%,而感病资源和穗板麦的产量损失率达43.57%。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