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914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林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
作者单位
陕西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0年04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793.6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退耕还林
沙棘
标准株
生物量
文摘内容
基于标准株全收获法和平均生物量法,对青海湟水河流域退耕还地沙棘林生物量研究表明:生物量变幅在1895.94~17219.54kg/hm2,地上部分占56.20%~79.25%、地下部分占20.75%~43.80%。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比例也不同,其顺序是根>枝>干>叶。生物量与树高、地径、冠幅具有协同现象。生物量随树龄的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8a沙棘生长最快、经济系数最大,应适时间种或平茬等措施抚育林分。不同立地条件生物量亦存在较大差异,平坡>陡坡>斜坡>缓坡,半阴坡>阴坡>半阳坡>阳坡,下坡>脊部>中坡>上坡,黑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盖度密>中>疏。降雨量、土壤水分含量与生物量变化一致,水分有效性高的种群,地上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单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聚集型;水分有效性低的种群,地下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合轴型个体多,觅养生长格局倾向于游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