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088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单位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
母体文献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年卷期
2006,12(6)
页码
426-428
年份
2006
分类号
R764.21
R965.1
关键词
咽鼓管
表面活性物质
中耳炎
伴渗出液/治疗
疾病模型
动物
文摘内容
目的 研究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寻找分泌性中耳炎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豚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B、C3组, 每组各6只(12耳), 分别用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注入豚鼠中耳腔内, 然后观察豚鼠中耳变化; 分析豚鼠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生化成分和活性变化。结果 A组的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分别为(23.3±2.2)%和(42.5±3.6)%, B组分别为(17.0il.9)%和(36.7±3.1)%, C组分别为(15.8±1.2)%和(35.8±3.1)%。A组的最低表面张力(Tmin)为(11.8i2.3)毫牛顿/米(raN/m), B组为(20.2±2.7)毫牛顿/米(raN/m), C组为(19.4±2.6)毫牛顿/米(mN/m)(P〈0.001)。结论 咽鼓管内表面活性物质的异常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源性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