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小麦抗倒伏免疫反应的力学仿真及机理探究



编号 zgly00017082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小麦抗倒伏免疫反应的力学仿真及机理探究

作者 张雪才  王正中  李宝辉  王文武  翟超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寒区水工程安全研究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0年06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12.1 

关键词 小麦栽培  抗倒伏免疫反应  基部弯曲  化控措施  非线性屈曲 

文摘内容 【目的】探讨小麦镇压后麦秆基部弯曲及采用化控措施使麦秆基部变短变粗的抗倒伏免疫反应的作用机理,分析其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为指导小麦抗倒伏栽培和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Fluent软件,在模拟群体小麦风载效应的基础上,建立底端固定、顶端自由的单株活体小麦在风雨自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整体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风向及茎秆发育的随机性,沿360°方向逐个扫描施加风载,以未经任何处理的直秆小麦为基准进行小麦抗倒伏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化控措施处理的直秆小麦、镇压或倒伏后基部弯曲小麦的临界弯距和最大位移,探讨弯扭组合、节间长度和茎秆变截面对圆柱壳临界弯矩的影响。【结果】与未经任何处理的直秆小麦相比,化控措施处理直秆小麦的屈曲临界荷载提高了27.9%,而基部弯曲小麦屈曲临界荷载提高了43.7%~98.9%;化控措施处理直秆小麦的最大位移减小了9.1%,基部弯曲小麦的最大位移减小了11.7%~21.3%。弯扭组合作用下的临界弯距是弯矩单独作用下的2.23~2.64倍,节间长度变短0.95 cm时小麦茎秆的临界弯距提高了9.8%。在单独轴力和纯弯距作用下,变截面茎秆的临界弯距较非变截面茎秆分别提高15.9%和13.1%。【结论】小麦抗倒伏免疫反应的机理是茎秆基部弯曲和变粗、变短提高了茎秆的局部稳定性,从而增强了小麦的整体稳定性即抗倒伏能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