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恢复生态学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应用



编号 zgly00005054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恢复生态学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马玉寿  张自和  董全民  施建军  王彦龙  盛丽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7,42(2)

页码 91-97

年份 2007 

分类号 Q149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恢复生态学  植被改建  人工草地 

文摘内容 通过对三江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发生现状、成因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黑土型”退化草地恢复理论。研究结果认为,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改建,可根据退化草地的等级(系统受损程度)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中度和轻度退化草地改良通过休牧、灭鼠、毒杂草防除等措施即可达到其植被的自然恢复。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由于原生植被及生草层遭到了严重破坏,出现了大面积的次生裸地,植被的自然恢复能力已基本丧失,只有通过利用适宜草种改建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才能快速恢复其退化草地植被。利用禾本科适宜牧草在高寒草甸重度和极度退化草地上改建的人工和半人工草地,其植被的盖度基本上接近于原生植被,而显著高于退化草地的植被盖度;改建植被的地上总生物量是未退化植被的4-5倍,是退化草地的10-15倍。选择适宜的草种是“黑土滩”植被改建成功的关键,施肥、灭杂、灭鼠以及适度放牧利用等人工调控措施是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持续利用的关键,人工调控可有效维持人工草地的生产力,防止其快速衰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