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1530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28份籽粒苋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
王建丽
刘杰淋
朱瑞芬
钟鹏
尤佳
邸桂俐
韩微波
申忠宝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4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544.9
关键词
籽粒苋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文摘内容
为了解在哈尔滨地区引种的28份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28份籽粒苋的22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籽粒苋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3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花序颜色(1.569)>茎颜色(1.525)>茎条纹颜色(1.294)>花序一级侧枝姿态(1.061)>叶脉明显程度(1.000)>叶正面颜色(0.956)>叶背面颜色(0.906)>团伞状花簇的密度(0.856)>叶片先端形状(0.822)>种子颜色(0.658)>花序姿态(0.656)>叶柄花青甙显色(0.628)>花序花簇类型(0.257);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以单株干重最大,分别为1.612和34.5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与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柄长、主序花序长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群各性状中等;第Ⅱ类群综合性状均较好,属于高秆、高产籽粒苋优异材料;第Ⅲ类群茎秆最粗、主花序最长、千粒重最大,可作为选育种子高产的优异材料;第Ⅳ类群为矮秆、观赏型籽粒苋特异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048%,其中第1主成分与籽粒苋的干草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种子产量有关,第3主成分与形态性状有关。本研究对28份籽粒苋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我国籽粒苋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亲本选择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