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丘陵红壤不同人工林型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



编号 zgly000056892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丘陵红壤不同人工林型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郑诗樟  肖青亮  吴蔚东  何圆球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母体文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年卷期 2008,16(1)

页码 57-61

年份 2008 

分类号 S151.9 

关键词 丘陵红壤  不同人工林型  土壤微生物类群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文摘内容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优化农业生态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地选取恢复14年的常绿针叶林地(马尾松)、落叶阔叶林地(小叶栎)、针阔混交林地(湿地松一小叶栎)和自然恢复地(受到人为干扰)为样地,并以附近疏草荒地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型对土壤微生物类群、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林型下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总数均有很大程度的增加,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自然恢复地〉疏草荒地。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自然恢复地〉疏草荒地。在剖面分布上,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也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即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在0—10cm土层中,土壤细菌、真菌与脲酶、酸性磷酸酶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有效氮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