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辽西北风沙区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



编号 zgly000169591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辽西北风沙区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

作者 邓娇娇  朱文旭  张岩  殷有  周永斌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辽宁辽河平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20年01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4.3 

关键词 辽西北沙区  人工林  真菌群落  真菌功能 

文摘内容 [目的]为了揭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对不同人工林的响应特征和响应机制,评估不同人工林对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以辽西北风沙区樟子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样地采用S型布点采样,采集0~10cm表层土壤并进行混合,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软件,获取并分析辽西北风沙区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并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能显著增加土壤pH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速效磷的含量,降低土壤的C/N。该区人工林土壤优势真菌门类群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优势真菌属类群为Guehomyces、被孢霉属及青霉菌属。NMDS和heatmap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差异显著,都可划分为两个聚类,其中,樟子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较大,而杨树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与针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差异较大。土壤pH、速效磷、DOC和C/N是影响土壤真菌多样性和土壤真菌群落功能的主要因子。[结论]不同人工林对土壤特性及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杨树人工林显著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因此,在辽西北风沙区种植杨树较针叶树能更好地改善土壤。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