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中国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编号 zgly00016307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中国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作者 刘瑞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1年06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Q178.53 

关键词 进展  海洋生物多样性  研究与保护  中国海 

文摘内容 中国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0年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系统进行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迄今已有千篇论文和约200部专著出版。主要专著《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已出版47卷,其中27卷为海洋生物,5年计划编写中17卷;《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鱼类11卷,哺乳类1卷;《中国海藻志》8卷,待出版4卷,编写中3卷。另外,《海洋科学集刊》已出版的50卷中有22卷是海洋生物的专刊;另有《西沙群岛生物考察专辑》6卷。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1994)集成国内外文献,记载物种20,278种(内有化石种及异名应除去)。2008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主编)记录22,629现生种,比1994年相同门类多5,118种,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进展是取得了中国海翔实可靠的物种鉴定、编目和分布数据。此外还参加了国际物种2000计划项目,交出的中国生物名录比2008年名录显著增多。全部物种正进行世界海洋物种登录(WoRMS),可供与世界不同海域和生境的种类多样性作比较研究。完成国家标准《海洋生物分类代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发布)的修订,纠正了种名和分类系统的错误,增补了物种,保证了作为国家标准的高水平,待付印。完成全国濒危物种评估,负责编写《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3、2卷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结果发现濒危物种显著增多。1997–2000年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环境资源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显示陆架海域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资源衰退,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中国参加了国际重大项目海洋生物普查计划,进行了浮游动物普查,提交了中国国家汇总报告——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交PLoS ONE出版。全面加强了多样性和濒危种的保护,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3个,特别保护区21个。论文在肯定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调查采集和研究的生境主要在陆架浅海,深海大洋特殊生境刚刚起步;多样性调查缺少全国统一计划行动,缺全面的多样性背景值资料。而监测、采集、研究不够;评估、保护亟待加强。文终提出了几点涉及学科发展和多样性监测、评估、保护的关键性建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