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编号 zgly00012920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胡凝  姚克敏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210014  南京210014  南京210044  南京210044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年06期

年份 2005 

分类号 S511.2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受精  温度  模型 

文摘内容 分析了籼粳杂种、中间型杂种、籼稻和粳稻4种类型水稻15个品种2年分期播种的观测结果,结合对应的逐日气象资料,探讨了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对亚种间杂交稻受精率的影响规律,证实了亚种间杂交稻的受精率及其稳定性一般低于籼稻和粳稻.在温度、湿度、日照的11项气象因子中,探明温度是影响受精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且以盛花前后5~7d的日均温影响最大.建立了4种水稻受精率-温度拟合模型,计算出亚种间杂交稻的受精最适温度和安全温度分别为28.2~29.3和23.4~24.3℃,比籼稻和粳稻的平均值分别高2.2和1.5℃.用旬平均气温24~25℃作为亚种间杂交稻的安全齐穗期温度指标分析表明,亚种间杂交稻的安全齐穗期在华南双季稻区为9月下旬~10月上旬,长江中下游稻区提前至9月上旬,江淮一季稻区则在8月下旬~9月上旬.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