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藏佩枯错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6830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藏佩枯错植物群落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作者 赵津仪  屈兴乐  薛会英  罗大庆 

作者单位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佩枯错  群落  数量分类  物种多样性 

文摘内容 佩枯错地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开展该区域的植被研究,可为探究与保护该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群落样方调查方法,采用TWINSPAN、物种多样性等多元数量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佩枯错湖区植物群落的物种特征、群丛类别、物种多样性,并讨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佩枯错湖区植物种类较少,组成简单,主要以禾本科为优势;植被分布区类型按属分布类型划分可分为7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种地方区域特征明显。湖区植被可划分为六个群丛: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Nevski)+天山鸢尾(Iris loczyi Kanitz)群丛、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大花嵩草(Kobresia macrantha Bocklr.)+海乳草(Glaux maritima L.)群丛、窄果苔草(Carex angustifructus (Kük.)V.Krecz.)+头花独行菜(Lepidium capitatum Hook.f.et Thoms.)群丛、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 Griseb.)+窄果苔草(Carex angustifructus (Kük.)V.Krecz.)群丛、落芒草(Oryzopsis munroi Stapf ex Hook.f.)+菊叶香藜(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群丛、菊叶香藜+窄果苔草群丛。湖区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数量差异较明显,物种多样性由湖中部向湖南、湖北两侧呈降低态势,与湖泊的退化趋势相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