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137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牦牛放牧率下江河源区垂穗披碱草/星星草混播草地第一性生产力及其动态变化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站
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站 青海西宁810002
青海西宁810003
青海西宁810002
814000
母体文献
中国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06年03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F224
关键词
牦牛放牧率
混播禾草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江河源区
文摘内容
江河源区2龄和3龄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星星草)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两个放牧季内,不同处理组的地上生物量开始阶段逐渐增加,之后逐渐下降,且随放牧率的增加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减小;2003年从7月20日开始、2004年从8月5日开始至9月20日,不同放牧率下同一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各放牧处理区2003年同一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2004年,且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物量及其年度变化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此外,不同放牧率下同一时期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及其百分比组成、相同放牧强度下不同时期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及其百分比组成均没有明显的趋向性变化;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物量与放牧强度之间呈线性回归关系,0~30cm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强度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牧草生长季节地上与地下平均生物量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说明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能刺激牧草的生长,具有补偿或超补偿生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