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372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乌头白绢病的研究
作者单位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 西南农学院植保系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1981年04期
年份
1981
关键词
紫色土
菌核
乌头
菌丝分离
病害
病原菌
轮作
土壤含水量
生长不良
发病率
文摘内容
1.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菌核在10~47℃内萌发,以25~30℃为宜,48℃不萌发;菌丝在10~42℃内生长,30~33℃生长最好,42~47℃为抑制温度;pH值5~6发育最好,2.4以下,8以上生长不良,pH值11发育受抑;土壤含水量在10~80%均萌发,20~30%发育最好。 2.白绢病的侵染源为土壤、种根、肥料; 3.病害发生初期在4月底或5月上旬,气温18.2~21.4℃,地温18.7℃;盛期6~7月,气温24~27℃,地温29.5℃,8月底病终止。 4.连作病重,轮作5年以上病轻,紫色土病重,石屑土病轻;阳坡病重,阴坡病轻;海拔低病重,海拔高病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