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0882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细菌性条斑病侵染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科院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母体文献
热带作物学报
年卷期
2010(7)
页码
1157-1161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5 S432.2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细菌性条斑病
保护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文摘内容
以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普通野生稻DY3和感病轮回亲本9311组合构建了BC2F2群体.分蘖期用针刺法人工接种广西细菌性条斑病菌优势致病型菌株JZ28, 选取其中的1、3、5、7、9级植株为材料, 在孕穗期接种第2次, 研究接种细条病后水稻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抗病1级与高感病9级材料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亲本时间动态变化趋势相似, 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不一致; 不同抗病等级之间,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极端抗感材料之间差异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