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半散养和圈养东北虎群狮弓蛔虫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



编号 zgly00004997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半散养和圈养东北虎群狮弓蛔虫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 梁冬莹  华育平  赵广英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母体文献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 2007,7(1)

页码 28-31

年份 2007 

分类号 S864 

关键词 东北虎  狮弓蛔虫  感染调查  综合防治 

文摘内容 狮弓蛔虫(T.L.)是对人工饲养种群东北虎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寄生虫。为保护极危级的东北虎(P.T.)免受该寄生虫的危害, 对约300只P.T.进行6年多的防治研究实践, 并总结制定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FM是T.L虫卵检测3种方法中最好的一种; T.L感染率高达80□, 相对感染强度群平均epg为874; 环境土壤污染严重, 是反复感染和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驱虫和杀死环境中的虫卵是防止再感染的关键。选出的驱虫药物和药量(体重质量)为兽用盐酸左旋咪唑3-8mg/kg、肠虫清(或兽用丙硫咪唑)6--8mg/kg、丙氧咪唑10mg/kg;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驱虫和随时驱虫相结合; 药物交替选用, 药量逐次增多; 粪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2□百毒杀、煮沸的4—5□NaOH溶液消毒; 笼舍喷灯火焰烧灼法、春季烧荒法、秋季半烧荒法、翻土法、砂土覆盖法等结合应用。综合防治效果: 基本消除虎吐虫和便虫现象; T.L、感染率由65□以上降至16%左右, 降低了71%; 阳性虎的相对感染强度平均epg由原来874左右降到100-200之间, 降低了近90□; 综合防治后期药物驱出虫体数量由三百多条/只/次降到十几奈/群/次; 虎群体况亦有很大改善。故综合防治措施是很有效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