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豫南黏板土壤分层酸化和耕层速效磷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17422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豫南黏板土壤分层酸化和耕层速效磷分布特征

作者 陈文举  李培培  文倩  黄柯铭  王梦宇  许恒  化党领  韩燕来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2,33(1)

页码 126-132

年份 2022 

分类号 S15 

关键词 土壤分层  PH  速效磷  空间分析  克里金插值 

文摘内容 黄淮海平原南部以黄褐土和砂姜黑土等为代表的耕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为深入认识该类型黏板土壤垂直剖面上pH值和耕层养分的空间变异情况,以豫南西平县为例,对县域范围内63个耕地样点进行pH值和速效磷测定,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ArcGIS技术分析不同深度土壤pH值和耕层土壤(0~20 cm)速效磷的空间分布状况,并分析了pH值与速效磷(A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典型黄褐土和典型潮土0~10、10~20和20~30 cm的pH均值依次分别为4.98、4.93、5.31和5.46、5.81、6.26,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土层间差异不显著;典型砂姜黑土3个土层的pH均值分别为5.23、5.43、6.03,20~30 cm土层pH值比0~10、10~20 cm土层显著增加,其中比0~10 cm土层增加0.8~1个pH单位;石灰性砂姜黑土和湿潮土20~30 cm土层pH值也显著高于0~10、10~20 cm土层。0~20 cm土层典型黄褐土、典型砂姜黑土、湿潮土、典型潮土和石灰性砂姜黑土的AP含量范围分别为8.85~54.75、4.27~37.49、8.22~51.80、6.07~34.82和13.22~22.85 mg·kg^(-1),AP含量低值区呈块状分布在研究区域中部,高值区呈点、片状分布在研究区域四周。在0~20 cm耕层中典型黄褐土、典型砂姜黑土和湿潮土的pH值与AP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综上,豫南黏板土壤表现明显的分层酸化现象,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酸化减缓,而耕层AP含量分布不均匀,受土壤类型和pH值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平原南部黏板土壤酸化改良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