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进境新西兰猕猴桃中猕猴桃果腐病菌的检测与鉴定



编号 zgly000155381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进境新西兰猕猴桃中猕猴桃果腐病菌的检测与鉴定

作者 张露茜  刘静远  徐飞  焦彬彬  于翠  杨翠云 

作者单位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母体文献 植物检疫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41-30 

关键词 猕猴桃果腐病菌  形态特征  分子检测  致病性测定  鉴定 

文摘内容 对来自新西兰的猕猴桃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在果实中分离到2株疑似猕猴桃果腐病菌的菌株Na-3419和Na-4756。对其进行了病原菌形态学观察、致病性测定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a-3419和Na-4756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扩增和测序,菌株Na-3419与Gen Bank中登录号EU482221.1和EU482220.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菌株Na-4756与Gen Bank中登录号AY359230.1、AY359226.1和KR859079.1的菌株序列同源性达到100%;病菌接种猕猴桃3 d后开始发病。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分离获得的菌株Na-3419和Na-4756鉴定为猕猴桃果腐病菌(Neofabraea actinidiae)。这是上海口岸首次在进境的猕猴桃果实上截获该有害生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