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编号 zgly00016795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 赵信国  刘广绪  陈碧鹃  曲克明  夏斌  单秀娟 

作者单位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5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58.8 

关键词 海洋酸化  鱼类  行为  种群动力学  感觉功能  GABA_A受体 

文摘内容 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有大约1/3被海洋吸收,造成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的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Ocean Acidification)。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如果以当前速率排放CO2,到21世纪末表层海水的pH值将降低至7.7—7.8,而到2300年将降低至7.3—7.4。作为鱼类对外界刺激最直接的反应,行为在鱼类的繁衍、捕食、避敌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海洋酸化对海洋鱼类行为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海洋酸化不仅会显著干扰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在内的感官功能,还将对神经生理功能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海洋鱼类的捕食、逃避捕食、行为侧向化、栖息地识别与选择和集群等行为。行为异常将直接损害鱼类种群的生存与繁衍,继而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鱼类资源丰富,鱼类捕捞和养殖业发达。但与国外相比,国内此类研究十分匮乏,仅见零星报道。这种现状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相关应对策略的制定,对我国海洋生态保育和渔业发展非常不利。此外,当前的研究也存在研究范围窄、研究手段不合理、行为效应、潜在机制及生态风险考察不足、研究结果难以整合等问题亟待改进。为此,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弥补上述缺憾,促进国内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