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巴氏新小绥螨对猎物搜寻能力的研究



编号 zgly00014597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巴氏新小绥螨对猎物搜寻能力的研究

作者 张东旭  孟瑞霞  张鹏飞  贾永红  彭勇强  韩玉花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应用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1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476.2 

关键词 巴氏新小绥螨  释放-回收实验  搜寻  截形叶螨  西花蓟马 

文摘内容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是一种多食性捕食螨,主要捕食叶螨和蓟马等。因其捕食范围广,捕食量相对较大,且易人工繁殖,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中。本文利用温室的释放-回收实验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和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的搜寻能力。实验共设3个处理:(1)叶螨为害植株与清洁植株;(2)蓟马虫害植株与清洁植株;(3)蓟马、叶螨混合为害植株与清洁植株。当捕食螨释放于清洁黄瓜植株和虫(螨)害黄瓜植株交替排列的六角结构的中心时,2种害虫(螨)不论是单独危害还是混合危害,巴氏新小绥螨回收比例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趋于平缓。释放后1 d之内,叶螨、蓟马及混合猎物处理中回收到的捕食螨分别占释放总量的65.25%±1.61%、62.75%±1.31%和81.75%±2.14%,并且虫(螨)害植株上回收到的捕食螨数量明显比清洁植株多,叶螨、蓟马及混合猎物危害植株回收的捕食螨量分别占释放总量的53.5%±5.6%、49.5%±3.6%和74.0%±2.7%。因此,巴氏新小绥螨对这2种猎物及其混合物均有较强的搜寻能力,能够有效定位作物中有猎物的植株。同时对利用一种捕食螨生物防治温室中同时发生的2种害虫(螨)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