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7个绵羊微卫星DNA标记在绵(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检测



编号 zgly00012883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7个绵羊微卫星DNA标记在绵(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检测

作者 杨章平  常洪  孙伟  耿荣庆  任战军  毛永江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扬州225009  陕西杨凌712100  江苏扬州225009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4年12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826.2 

关键词 微卫星DNA标记  PCR扩增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有效等位基因  标准遗传距离 

文摘内容 选择分别位于绵羊2,4,6,9,17和19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FCB128,MAF70,OarAE101,MAF33,OarFCB48和OarFCB304,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典型群随机样本相应位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微卫星座位发现7个以上等位基因,且均存在多态;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杂合度(H)分别为0.9092,0.9177和0.8867,相应的群体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9024,0.9116和0.877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1.7723,12.4538和11.6104,均以同羊为最高;以产生有效条带为标志,随机样本的PCR扩增效率存在明显的群体间和座位间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和OarFCB128座位为最高;以7个座位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推算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山羊与绵羊群体间遗传距离远大于绵羊群体之间,湖羊、同羊间亲缘距离系数R为0.1998。研究结果提示:选择的7个微卫星DNA座位均为多态座位;以7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7个微卫星标记可进一步用于绵山羊近缘种间遗传分析研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