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补水保水方式下兰州北山区人工植被状况研究



编号 zgly000054163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补水保水方式下兰州北山区人工植被状况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张莉萍  王辉  马维伟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业学报 

年卷期 2007,16(4)

页码 116-120

年份 2007 

分类号 S718.542 

关键词 兰州北山  补水  保水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生长状况 

文摘内容 在兰州市北山九洲台不同补水保水方式区(上水灌溉区和“三水”造林区),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比分析其人工植被的群落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①“三水”造林区人工植被的主要类型为柠条林,群落结构较为单一,只有灌木和草本层,上水灌溉区人工植被的主要类型为侧柏+刺槐+柠条林和侧柏+柠条林,群落结构较复杂,具有乔、灌、草三层结构;②不同补水保水方式区的物种多样性不同,上水灌溉区的物种丰富度较大,而“三水”造林区的Simpson指数较大;③种植时间相近的柠条及草本植物在上水灌溉区的生长状况均明显好于“三水”造林区;④不同的补水保水方式造成了区域水分条件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人工植被的群落类型、结构、物种多样性及植被生长状况。因此,在干旱区造林中,应根据当地水资源状况及立地条件,科学选择补水保水方式,并进行合理搭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