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湖南沅陵天然次生白栎+檫木+杉木群落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



编号 zgly000077647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湖南沅陵天然次生白栎+檫木+杉木群落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

学科分类 220.5540;木材学

作者 沈燕  田大伦  闫文德  肖益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1,31(5)

页码 44-51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92.184 

关键词 白栎  檫木  杉木  群落  生物量  分布规律 

文摘内容 采用样方法和回归方程法,研究了湖南沅陵天然次生白栎+檫木+杉木群落生物量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1)群落总生物量为176.669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生物量分别为144.886、17.060、0.340和14.383t/hm2。(2)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径级分布中,生物量主要集中于10~18cm径级,随径级的增大生物量呈现双峰分布特点,其中第1个高峰为10cm径级,第2个高峰为16cm径级。干、枝随径级增大而增大,皮、叶、根随径级增大而略有减小。(3)白栎、檫木和杉木为群落建群种,生物量分别为51.228、33.460和21.590t/hm2,重要值分别为32.492、15.428和22.801。(4)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垂直分布中,地上部分生物量主要集中于7.6m以下,且7.6m以下生物量分布较均匀,7.6m以上生物量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干、皮生物量也主要集中于7.6m以下,生物量随着高度变化呈金字塔型。枝、叶生物量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于5.6~7.6m。地下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较为均匀;粗根和细根生物量垂直分布规律与总根系生物量分布规律相似;中根生物量分布与总根系分布有所差异,中根主要集中于45cm以上土层,生物量随土层加深呈正态分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