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重建及主要类群的生态位



编号 zgly000139420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重建及主要类群的生态位

作者 杜超  赵惠燕  高欢欢  李建峰  罗坤  胡祖庆  胡想顺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年11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436.634 

关键词 猕猴桃  节肢动物  群落重建  生态位 

文摘内容 为研究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重建过程和主要类群生态位移,调查野生猕猴桃和人工栽植不同树龄(3、9、14a)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测定群落特征指标和主要类群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群落包含3纲15目74科,约90种。不同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不同,各类群占群落总数的比例差异显著,野生猕猴桃节肢动物群落中各类群分布较均匀,栽植园群落中害虫比例较大。野生猕猴桃和栽植猕猴桃园之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优势度差异均极显著,群落稳定性表现为野生>9a>14a>3a。各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也会随着栽植时间增长发生变化:蜘蛛和蝇类的生态位在不同树龄的猕猴桃园中都保持在较高水平;人工栽植初期,山楂叶螨和叶蝉占据的时空生态位较宽,成为优势类群,小薪甲与山楂叶螨生态位重叠较大,竞争激烈;随后,小薪甲和瘿蚊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逐渐增大,到14a猕猴桃园中已经取代了山楂叶螨和叶蝉,成为主要害虫。总之,人工干扰的节肢动物群落重建是一个次级演替过程,与自然生态系统群落明显不同。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