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CH4排放通量特征



编号 zgly00016062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CH4排放通量特征

作者 杜慧娜  谢文霞  赵全升  叶思源  马晓菲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16年01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X171 

关键词 CH4  排放通量  芦苇盐沼  芦苇—盐地碱蓬盐沼  胶州湾 

文摘内容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09年9月15日至2010年8月15日期间,对胶州湾大沽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沼和芦苇—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CH4排放通量进行了观测,对两种湿地CH4的日排放通量、不同月份观测日排放通量和不同季节观测日排放通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湿地CH4日排放通量变化规律相同,其在夏季变化最大,在春季和秋季的变化次之,在冬季变化最小。在春季和夏季观测日,芦苇盐沼CH4排放通量白天高于夜间,在秋季和冬季采样日,夜间CH4排放通量高于白天;芦苇—盐地碱蓬盐沼四季CH4排放通量都为白天高于夜间,只有冬季夜间表现为微弱的吸收。芦苇盐沼和芦苇—盐地碱蓬盐沼CH4排放通量的最小值出现在2月15日,分别为0.016[mg/(m2·h)]和0.008[mg/(m2·h)],最大值出现在7月15日,分别为5.736[mg/(m2·h)]和1.880[mg/(m2·h)],主要原因是温度和生物量的差异所致。两种湿地不同季节观测日排放通量都为夏季最高,冬季最小。芦苇盐沼在四季的CH4排放通量都大于芦苇—盐地碱蓬盐沼,主要原因是湿地的水文特征和植物种类不同所致。芦苇—盐地碱蓬盐沼CH4排放通量与5 cm深度土壤温度、10 cm深度土壤温度、气温和箱温都显著相关(p<0.01),而芦苇盐沼的相应因子则不相关,主要原因是芦苇盐沼CH4排放除受温度影响外,潮汐周期性波动导致的水位和盐度等环境因子也影响CH4的排放。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