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苜蓿+禾草混播方式对二龄混播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4552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苜蓿+禾草混播方式对二龄混播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

作者 张永亮  潘东  吴明浩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8年09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54 

关键词 间行混播  混播比例  混播组合  禾草种类  禾豆产量  禾草产量比  科尔沁沙地 

文摘内容 在科尔沁沙地以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虉草(Phalaris arundinacea)共3种禾本科牧草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按豆禾行数比1∶1、1∶2、2∶1和2∶2建植混播草地,分析了禾草种类和混播比例对二龄混播禾草、苜蓿及禾豆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草种类及混播比例对混播组分及群体产量影响显著(P<0.05)。除第1茬禾草产量以苜蓿+虉草混播组合最高外,其余茬次及全年禾草产量均以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组合最高,苜蓿+垂穗披碱草混播各茬次及全年禾草产量最低。苜蓿+无芒雀麦和苜蓿+虉草1∶1混播全年禾豆总产量分别比单播苜蓿产量高25.70%(P<0.01)和14.21%(P>0.05),但禾草产量占比仅为16.10%和16.63%。豆禾1∶2混播全年禾草产量占比达到27.20%~37.57%,但禾豆总产量显著(P<0.01)低于其他混播组合。在科尔沁沙地,苜蓿∶禾草1∶1混播短期内可获得最高的禾豆总产量,1∶2混播全年禾豆总产量最低,而禾草产量比最高。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