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福建东山几种木麻黄的物质与能量特征



编号 zgly00003454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福建东山几种木麻黄的物质与能量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林益明  郭启荣  叶功富  林玲  林鹏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4,24(10)

页码 2217-2224

年份 2004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木麻黄  物质  能量  东山  福建 

文摘内容 对福建东山7种木麻黄(普通木麻黄、租枝木麻黄、细枝木麻黄、肥木木麻黄、山神木麻黄、鸡冠木麻黄、滨海木麻黄)及其距海岸不同远近的普通木麻黄的小枝的物质和能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东山7种木麻黄小枝的灰分含量、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因种而异, 灰分含量在3.06%~5.98%之间, 干重热值在19.46±0.07~20.82±0.15kJ/g之间, 去灰分热值在20.59±0.05~21.48±0.15kJ/g之间; 其中, 山神木麻黄小枝的灰分含量最低, 而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最高, 符合理想燃料对低灰分含量和高热值的要求; 木麻黄小枝具有相对较高的热值现象(特别是山神木麻黄)是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适应环境的结果, 在小枝中进行了高能化合物的积累。木麻黄对环境的特殊适应也反映其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 是植物自身的高能量对物质的一种补偿作用; 7种木麻黄小枝的干重热值与灰分含量具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 干重热值与粗脂肪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 而与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 (2)距海岸不同远近的普通木麻黄小枝的物质与能量特征存在差异, 灰分含量在3.58%~8.75%之间, 平均为6.03%; 干重热值在20.33±0.00~21.63±0.06kJ/g之间, 平均为20.95±0.50kJ/g; 去灰分热值在21.67±0.00~22.86±0.06kJ/g之间, 平均为22.29±0.43kJ/g; 其中位于前沿、中部的普通木麻黄小枝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相对较低, 特别是前沿的低热值是长期强风胁迫的结果, 是耗能的过程; 从中部到后沿, 风的胁迫小, 植株的生长及热值主要受土壤因子的影响, 后沿相对优越的土壤条件, 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植株生长良好, 光合作用越强, 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也越多, 因此后沿的植株热值最高。距海岸不同远近的普通木麻黄小枝的干重热值与租脂肪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 而与灰分含量、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 热值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