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城市遮阴环境变化对大叶黄杨光合过程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75910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城市遮阴环境变化对大叶黄杨光合过程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于盈盈  胡聃  郭二辉  肖强  柳敏  张小飞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31(19)

页码 5646-5653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63.721.1 

关键词 城市光环境  建筑遮阴  光合作用  大叶黄杨 

文摘内容 城市遮阴与自然生态系统遮阴环境不同,它由城市中的建筑、基础设施等人工构筑物所产生,并对植物光合过程产生影响。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市不同建筑遮阴环境下的生态因子特征及大叶黄杨光合参数特性进行了现场实验对比观测与分析。研究显示: (1)城市建筑或基础设施布局或格局变化导致建筑遮阴环境光、温等生态因子的差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在时间分布及强度上的显著差异。(2)遮阴改变大叶黄杨的光合参数,日净光合速率曲线为不规则单峰型,由遮阴进入太阳直射时,净光合速率(Pn)明显升高,随遮阴程度加重峰值时间有后延现象,完全遮阴时净光合速率最低。(3)大叶黄杨叶片在有一定时间太阳直射的中度遮阴(2.3h和5.5h)下适应性良好,日均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LCP)、光合能力(Pnmax)、叶面积(LA)、比叶重(LMA)没有显著差异,植物主要通过光合色素含量及组成的改变来适应太阳直射时间变短(2.3h)的遮阴环境。(4)遮阴改变植物的光暗适应策略,没有阳光直射的重度遮阴下,大叶黄杨通过其光合、形态、光合色素等多方面的改变来适应遮阴环境,建筑重度遮阴严重影响植物光合过程。探讨了不同程度建筑遮阴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植物的适应机制,为基于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树种配置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