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12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20(3)
页码
93-96,122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3.6
S158.3
关键词
潮棕壤
土地利用
营养元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文摘内容
对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潮棕壤水稻田、玉米地、撂荒地和人工林地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变化的研究表明, 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机C、全N、全S及DTPA浸提态Fe、Mn、Cu、Zn等具有随剖面深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交换性Ca、Na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在土层间的分异不明显。有机C、全N、碱解N、NO3^-N、全S及DTPA浸提态微量元素在0~10cm和0~20cm的含量与0~100cm含量的比值分别为0.1和0.2以上。表明这些养分指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特征; NH4^-N、全P、速效S无明显的表聚性; 交换性Mg、Na及交换性盐基总量在0~20cm与0~100cm含量的比值小于0.2.反映了供试潮棕壤较强的淋溶作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营养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差异及表聚性特征, 主要受到植物循环的影响, 另外还受到淋溶及人为干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