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应用MRI动态评估亚低温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干预效应



编号 zgly00004082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应用MRI动态评估亚低温对大鼠出血性脑水肿的干预效应

作者 李晓宾  董瑞国  程厂军  李传玲  徐凯  平蕾 

作者单位 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母体文献 中国临床康复 

年卷期 2006,10(18)

页码 82-85,i0002

年份 2006 

分类号 R742 

关键词 脑水肿  脑出血  低温  磁共振成像  疾病模型  动物 

文摘内容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实验性出血性脑水肿的MRI动态变化, 分析亚低温对脑水肿的干预效果。
方法: 实验于2004-03/2005-04在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磁共振室完成。选用22只健康SD雄性大鼠, 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3组, 亚低温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分别为9, 10和3只。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组大鼠苍白球注射胶原酶造成脑出血模型, 假手术组不注射药物。亚低温组大鼠随即放至装有冰袋的纸箱中降温, 使肛温维持在(32±1)℃; 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使体温维持在(37±1)℃。通过观察MRI[T1, T2, 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的相关指标计算各组大鼠的血肿吸收率[血肿吸收率=(出血后1d的血肿体积-出血后7d的血肿体积)/出血后1d的血肿体积×100%]、水肿吸收率(计算方法同血肿吸收率)、信号强度比(反应脑水肿的相对含水量, T2MI, FLAIR序列信号强度比越高, 含水量越多)及信号强度比相对变化率(计算方法同血肿吸收率)。
结果: 因死亡及MRI显示血肿过小等原因, 最后进入结果分析亚低温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分别为6, 6和3只。①亚低温组大鼠的血肿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27±6.14)%, (61.19±4.19)%(P〈0.05)]。②亚低温组大鼠的水肿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88±9.45)%, (40.75±5.01)%(P〈0.01)]。③假手术组大鼠左右侧大脑半球各序列信号强度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亚低温组大鼠T2WI, 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组大鼠T2WI, 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相对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038, 4.629, P〈0.01)。
结论: 亚低温可促进大鼠脑出血模型脑内血肿及水肿的吸收, 可减低。T1WI, FLAlR序列水肿区的信号强度, 提示亚低温可减少水肿区的含水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