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六盘山辽东栎、少脉椴天然次生林夏季蒸散研究



编号 zgly00003844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六盘山辽东栎、少脉椴天然次生林夏季蒸散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30;森林水文学

作者 熊伟  王彦辉  于澎涛  时忠杰  沈振西  郭明春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5,16(9)

页码 1628-1632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15.4 

关键词 辽东栎  少脉椴  天然次生林  蒸散量  林分结构 

文摘内容 2004年8~9月份, 利用热扩散技术, 结合微型蒸渗仪和水文学方法, 研究了辽东栎、少脉椴次生林蒸散组成及其与林分结构的关系, 结果表明, 辽东栎和少脉椴树干的液流密度在“相对静止期”内比较稳定和微弱, 其值在0.05μl·cm^-2·min^-1以下; 在“活跃期”内树干液流密度上升较快, 并呈单峰、双峰或多峰曲线, 其值在0.25μl·cm^-2·min^-1以下; 两树种单株蒸腾量有明显的种间差异, 前者晴天和阴雨天单株蒸腾量分别为5.31和2.48L·d^-1, 为后者的2.35倍和3.75倍.林下灰枸子和黄刺玫蒸腾速率日均值接近, 分别为0.331和0.321g·g^-1·h^-1次生林日均蒸散量1.45mm·d^-1, 其中蒸腾量0.72mm·d^-1、土壤蒸发量0.19mm·d^-1、林冠截留量0.54mm·d^-1, 各占总量的49.6%、13.3%和37.1%, 乔、灌木树种组成对次生林蒸腾量影响的表现不同, 前者表现为个体蒸腾量的种间差异, 而后者取决于单位林地面积上各树种的叶量。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含土壤层)日均蒸散量分别为0.96、0.30和0.19mm·d^-1, 各占总量的65.8%、20.9%和13.3%, 说明乔木层对林分日蒸散量大小起主要作用, 灌木层次之, 草本和土壤蒸发量的贡献最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