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690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珠子参、羽叶三七规范化栽培生物学研究
学科分类
220.65;林业经济学
作者单位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
2011,32(9)
页码
34-36
年份
2011
分类号
R282
关键词
珠子参
规范化种植抚育
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
文摘内容
目的: 通过考察名贵珠子参药材野生资源规范化种植繁育的生物学特性,提出开展珠子参药材规范化、规模化栽培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和措施。方法: 对云南的珠子参种群主要分布区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基础上,对珠子参、羽叶三七在规范化种植过程中进行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物候条件要在海拔2600 m~3000 m左右,年均温度在8℃~12℃,4~9月生长期有效积温为4300℃左右,降雨量在900~1400 mm,腐殖质深厚肥沃疏松土壤中移植栽培。珠子参、羽叶三七类植物地上植株倒伏后越冬芽一直在生长分化,健壮植株在4月初就已经完成了花芽的分化,出苗时茎叶中心已带有花蕾组织,在3~4个月的生长过程中,完成新的植物体繁殖周期。植株生长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适宜生长温度16℃~20℃。花期6~7月,果期7~8月,可以用种子和根茎繁育。结论: 珠子参、羽叶三七资源濒危,产量严重下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来解决珠子参商品的紧缺,使珠子参、羽叶三七等野生资源得到保护,用人工种植抚育等方式可解决珠子参商品的可持续利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