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0810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家蚕黑尾病发病原因的初步调查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母体文献
蚕业科学
年卷期
1987年01期
年份
1987
关键词
黑尾病
家蚕
发病原因
初步调查
共育室
病蚕
蚕业研究所
蚕座
除沙
中国农业科学院
文摘内容
“黑尾病蚕”尾部发黑溃烂、蚕体落小,多数经5—7天左右死亡.病蚕尾部连接直肠处有大量菌丝缠绕,蚕死后尸体软化,井慢慢腐烂变黄.补湿培养发现,大部分病蚕均生长有两类真菌孢子.一为黄褐色曲霉孢子,一为新月型的镰刀菌孢子.只有在尾部穿刺接种镰刀菌才发黑尾病.凡共育室空气污浊、高温多湿、蚕沙厚,特别是眠座发酵、伏(桑夷)蚕多的,均能导致黑尾病的流行.贯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防止高温闷热、经常通风换气、勤除沙、防止发生伏(桑夷)蚕等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发生黑尾病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