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50350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7,42(2)
页码
103-107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荒漠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文摘内容
以未开垦荒漠土壤为对照,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开垦荒地相比较,玉米地和刺槐苗圃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0-20cm土层深度分别增加了32%-68%和27%-136%,但是苜蓿地仅在0-10cm土层增加了48%.在0-20cm土层深度,玉米地颗粒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43%-167%,而苜蓿地和刺槐苗圃地则仅在0-10cm土层分别增加了217%和550%.在0-30cm土层深度,玉米地和刺槐苗圃地矿物结合态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未开垦荒地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苜蓿地则显著低于未开垦荒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土壤粘粒含量的变化所引起(r=0.69,P〈0.01).玉米地和刺槐苗圃地0-3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61%和64%,而苜蓿地全氮含量变化不大;玉米地和刺槐苗圃地0-30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显著,而苜蓿地则降低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