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低温胁迫对蓝莓枝条呼吸作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314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低温胁迫对蓝莓枝条呼吸作用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 张悦  周琳  张会慧  魏殿文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黑龙江省科学院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黑龙江省科学院林下经济资源研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特色动植物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经济林研究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663.9 

关键词 蓝莓  低温  枝条  呼吸作用  抗氧化酶 

文摘内容 为明确蓝莓枝条不同部位的耐低温能力,利用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的方法研究了蓝莓1年生枝条尖端、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蓝莓不同部位枝条的各生理指标之间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生理指标的相关系数差异较大,即蓝莓枝条不同生理过程对低温的敏感性明显不同。其中,0℃时1年生枝条特别是其尖端的呼吸速率明显高于2年生枝条,但其呼吸作用对低温也特别敏感,当温度降低到-10℃时即均发生明显的降低,且1年生枝条尖端的降低幅度最大。另外,低温胁迫下1年生枝条尖端的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也明显大于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即1年生枝条尖端对低温胁迫更为敏感。低温胁迫下不同部位枝条虽可以通过增加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等渗透调节物质,以及增强SOD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方式来提高其抗寒能力,但当温度降低到-40℃时,不但抑制了蓝莓1年生枝条尖端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并且1年生枝条尖端和基端的SOD活性较-20℃时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即-40℃时1年生枝条特别是其尖端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其蓝莓在我国北方大兴安岭地区易发生冻、干梢现象的主要原因。而1年生枝条基端和2年生枝条具有较强抗低温能力的原因除了其本身代谢活性较低,对低温不敏感外,低温下有效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在降低其膜质过氧化程度和电解质外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