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909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
王玥凯
郭自春
张中彬
周虎
洪亮
王永玖
李录久
彭新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安徽省龙亢农场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513
S152
关键词
砂姜黑土
深翻
土壤结构
根系特征
作物产量
文摘内容
砂姜黑土结构不良是影响其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改良其土壤结构,基于安徽龙亢农场砂姜黑土耕作定位试验基地,设置免耕、旋耕、深松和深翻四种处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0~40 cm土层土壤物理结构、玉米根系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玉米生育期内,免耕处理下0~40cm土壤平均容重和紧实度分别为1.52~1.57g·cm–3和926~1 748 kPa,高于其他耕作处理;0~10 cm土层有效水分库容和饱和导水率低于其他耕作处理,分别仅为0.12 cm3·cm–3和3.5×10–5mm·min–1;根系发育受到明显抑制,根长密度和根干物质的量密度较其他耕作方式分别降低42.5%~117%、35%~73.9%;2016—2017周年作物产量较深松和深翻降低8%~12%。2)与旋耕和深松相比,深翻处理下10~20cm土壤容重和10~30 cm土壤穿透阻力分别降低至1.39~1.51 g·cm–3和725~1 575kPa,0~1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至4.15×10–2 mm·min–1,0~20 cm土壤有效水分库容提高至17.9%~18.4%,促进了0~10 cm土层根系发育,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相关分析表明根长密度与土壤容重(r=–0.74**,P <0.01)和穿透阻力(r=–0.73**,P <0.01)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深翻改良砂姜黑土结构效果明显,有利于作物生长,为该区较适宜的耕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