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2764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永远的“多利”——“多利”羊问世10年之际科学家再次探讨其科学价值
母体文献
世界科学
年卷期
2006,(8)
页码
22-24
年份
2006
分类号
Q785
S858.26
关键词
生命科学家
绵羊
科学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然》杂志
哺乳动物
细胞复制
科学成就
基因克隆
生物学家
文摘内容
10年前的1996年7月5日, 世界上第一头“无性繁殖”的绵羊——“多利”在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培育成功,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只用动物的体细胞复制出来的哺乳动物。几个月后, 英国《自然》杂志刊文, 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科学成就。旋即, “多利”羊、“克隆”等名词风靡世界, 一批批克隆动物此后相继问世。“多利”羊对经典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冲击是根本而深远的, 以至于10年后的今天, 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学家依然在思考“多利”羊留下的遗产, 由“多利”羊引出的一系列课题依然在考验当代生命科学家的智慧。为了纪念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问世10周年, 同时也想借此机会梳理一下未来克隆技术领域若干有待攻克的突破口, 《文汇报》记者江世亮回访了9年多前参加该报召开的探讨“多利”羊问世科学意义的两位知名学者——中科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施履吉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遗传学家曾溢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