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



编号 zgly000149831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

作者 孙双红  陈立新  李少博  段文标  刘振花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辽宁省阜新市林业局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阔叶红松混交林  土壤酶活性  演替阶段  土壤养分有效性  活性有机碳 

文摘内容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混交林在进展演替过程中(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和顶级群落)土壤各发生层(A1、B和C层)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活性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进展演替中A1层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B和C层。而在A1层中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发展阶段较形成阶段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是随着演替阶段的进行呈递减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与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全氮呈极显著相关,而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也表现出显著相关。此外,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达到显著相关,与溶解性有机碳不显著相关。而蔗糖酶与3种活性有机碳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特征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指示小兴安岭地区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肥力水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