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117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油桃疮痂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作者单位
陕西省陇县园艺站
陕西省陇县园艺站 721200
721200
母体文献
西北园艺(果树
年卷期
2006年05期
年份
2006
分类号
S436.621
关键词
疮痂病
防治措施
油桃
防效
果实
多雨
甲基托布津
土壤透气性
初侵染
发病原因
文摘内容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点病、黑星病、黑痣病,主要危害果实,树冠下部果子、果实肩部受害最早最重。病斑早期为绿色、褐色小圆点,后期变成黑色、紫黑色病斑,病斑直径2~3m m。严重时,病斑聚合连片成疮痂状,果皮龟裂(裂口浅而小,不会引起果实腐烂)。枝梢受害,表面出现紫褐色至黑褐色稍隆起的圆形病斑。油桃果面缺乏茸毛保护,比普通毛桃更易感染疮痂病。油桃疮痂病有四个特点:一是病菌潜伏期长,一般在果实上的潜伏期为40~70天,在新梢和叶片上为25~45天。在花后即开始初侵染果实,大量发病在成熟前15~20天。二是发病快,夏季一场2~3天的连阴雨过后,原本完好的果子,几天内果面大量出现黑点。三是发生普遍,危害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