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柽柳水分利用策略初步研究



编号 zgly00016061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柽柳水分利用策略初步研究

作者 朱金方  刘京涛  陆兆华  孙景宽  夏江宝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恢复生态学研究所  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湿地科学 

年卷期 2015年06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793.5 

关键词 柽柳  水分利用策略  氧稳定同位素  贝壳堤岛  黄河三角洲 

文摘内容 在干旱、半干旱区甚至海岸带区,水分是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主要生态因子。开展海岸带植物水分利用策略研究,对阐明海岸带生态水过程和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植物群落演替趋势是非常重要的。以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优势灌木——柽柳(Tamarix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以稳定同位素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分析土壤水分、土壤盐分及潜在水源和柽柳木质部d18O值的变化;利用Iso Source软件,计算潜在水源对柽柳木质部水分的贡献率,探讨柽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水分利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水量充足的2013年7月20~22日,在柽柳吸收利用的水分中,有78.2%来自土壤水,包括30.3%的浅层(0~60 cm深度)土壤水和47.9%的深层(60~100 cm深度)土壤水,有21.8%来自浅层地下水;而在降水量偏少的2014年6月21~23日,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柽柳的主要水源由土壤水转变为浅层地下水,其对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比例分别为79.1%和20.9%。生长在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海岸带的柽柳可以通过转换水分的主要来源,以适应水分胁迫,这种水分利用策略有利于增强柽柳在植物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力,提高植物群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更好的阐述植物群落内的水分调节和分配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