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水杨酸诱导葡萄抗霜霉病研究



编号 zgly000152816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杨酸诱导葡萄抗霜霉病研究

作者 焦文哲  杜兴兰  申红妙  冉隆贤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河北林果研究 

年卷期 2016年01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36.631.1 

关键词 葡萄  葡萄生轴霜霉菌  霜霉病  水杨酸  诱导抗病性 

文摘内容 为了明确水杨酸(SA)对葡萄霜霉病的诱导抗性作用,检测了不同浓度的SA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选用较为抗病的巨峰葡萄和感病的美人指葡萄,采用离体叶片法,应用不同浓度的SA(0.1mmol/L、0.5mmol/L、1.0mmol/L、3.0mmol/L、5.0mmol/L和7.0mmol/L)开展了诱导葡萄抗霜霉病的研究,并进行了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5.0mmol/L以下的SA对孢子囊的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当SA浓度达到7.0mmol/L时,对孢子囊萌发的抑制率达43.3%,孢子囊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说明较高浓度的SA对孢子囊具有一定的毒性;在巨峰葡萄离体叶片上,浓度为1.0mmol/L的SA诱导效果达100%,其他浓度的SA诱导效果均达95.7%以上,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但7.0mmol/L的SA处理后,叶柄变黑腐烂,说明高浓度SA对葡萄叶片有毒性;在美人指葡萄离体叶片上,浓度为0.1 mmol/L、0.5mmol/L的SA诱导效果分别达82.1%和97.9%,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异,浓度为1.0mmol/L及以上时,会使葡萄叶的叶柄变黑;室外喷施0.5mmol/L的SA,对抗病品种巨峰葡萄嫩叶前7d的诱导效果均在85.7%以上,对老叶诱导抗病效果在第7天时显著降低,表明SA对嫩叶的诱导效果更好;在感病品种美人指葡萄的嫩叶和老叶上,SA的诱导抗病能力以间隔3~5d的最好,达63.6%以上,间隔7d后的诱导能力明显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对霜霉病增强的抗性是由SA诱导产生的,而非SA对孢子囊的直接毒性,适当浓度的SA对葡萄具有较好的诱导抗病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