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79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闽江河口春季互花米草入侵过程对短叶茳芏沼泽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5
关键词
互花米草入侵
短叶茳芏
碳含量
氮含量
闽江口
文摘内容
2014年4月,选择闽江口鳝鱼滩湿地中未被入侵的短叶茳芏群落(A)、互花米草入侵斑块边缘(B)以及互花米草入侵斑块中央(C)为研究对象,基于时空互代研究方法,探讨了互花米草入侵序列下湿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入侵显著降低了土壤的NO3--N含量(P>0.05),但整体增加了NH4+-N含量,这与其入侵后导致湿地土壤颗粒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砂砾含量增加33.81%),进而促进了土壤的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并有助于硝态氮的垂直淋失有关。互花米草入侵整体增加了土壤的碳氮含量和C/N比,与入侵进程和入侵前相比,互花米草入侵后湿地土壤的碳储量分别增加了8.73%和24.37%,氮储量则分别增加了10.22%和17.87%,这主要与其对闽江口湿地植物群落格局、养分生物循环以及强促淤作用引起的土壤颗粒组成等显著改变有关。研究发现,闽江口互花米草入侵对短叶茳芏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相对于江苏盐城、长江口以及杭州湾湿地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其互花米草入侵较大改变了土壤中陆源和海源有机质的来源比例,使得入侵后湿地土壤养分的自源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