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短期牧压梯度下高寒杂草类草甸植被/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082172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短期牧压梯度下高寒杂草类草甸植被/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吴启华  李红琴  张法伟  刘晓琴  毛绍娟  李英年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3(11)

页码 2857-2864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36.6 

关键词 牧压梯度  植被  土壤碳氮密度  碳氮比  高寒杂草类草甸 

文摘内容 讨论了牧压梯度下高寒杂草类草甸植被/土壤碳氮密度, 以期构建草地固碳作用与放牧管理的平衡模式, 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技术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牧压梯度下, 植被现存总碳量为对照(SCK)〉轻牧(SL)〉中牧(SM)〉重牧(SH), 表现出随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年净初级生产碳量表现为SM〉SL〉SH〉SCK, 说明适度放牧能促进植被碳素的积累, 过度放牧或禁牧不利于碳素的积累。0~40cm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和全氮密度分布状况相同, 由大到小依次为SCK、SH、SM、SL。其中0~10cm层次, 土壤有机碳密度为SH〉SM〉SL〉SCK, 全氮密度为SH〉SCK〉SM〉SL。在10~20cm、20—30cm和30—40cm各层次, 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全氮密度由大到小均为SCK〉SH〉SL〉SM。0~10cm与10~40cm各层次的土壤碳氮密度变化趋势略有不同, 说明短期放牧对土壤表层和深层的碳氮密度影响不同。牧压梯度下, 0—40cm各层次的土壤碳氮比和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总体来看, 牧压梯度下的碳氮比适合微生物的矿化。回归分析表明, 牧压梯度下, 不同层次的土壤碳氮密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