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径流与地下水补给条件



编号 zgly00015844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区径流与地下水补给条件

作者 马延东  赵景波  罗小庆  邵天杰  岳大鹏  周旗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P641.2 

关键词 地下径流  径流侵蚀与沉积  次生盐与水循环  地下水补给条件  巴丹吉林沙漠 

文摘内容 在全球高差最大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斜坡上发现了沙漠区罕见的因大气降水而产生的地表超渗径流、地表径流侵蚀、缓渗径流及因地下径流出露而产生的地表径流—风沙混合物理沉积与化学沉积(次生盐)。根据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化学分析和粒度分析等资料,研究了径流化学沉积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风积沙和径流—风沙混合物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径流类型及沙山区水分平衡、降水对地下水与湖水的补给机制。超渗径流的出现表明,虽然该区降水量少,但存在能够为地下水提供补给来源的较强有效降雨过程。径流、径流—风沙混合物理沉积和化学沉积等六项科学指标从深层次上充分证明,该区降水通过入渗至少达到了沙山的下部,完全能够对地下水构成有效补给。细粒层相对的隔水性是该区地下径流出露于地表的原因。沙山区确实存在令人惊奇的水分正平衡,即在大气降水在经过蒸发和蒸腾等消耗之后,每年还有约134648.4 t/km~2水补给了地下水和湖水,成为湖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沙山区能够产生有效降水、植被稀少蒸腾量少、沙层入渗率高和沙层受蒸发影响深度很小是该区水分出现正平衡和大气降水能够补给地下水的四个条件,也是导致该沙漠区有众多湖泊发育的主要条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