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常用水景植物一览



编号 zgly00012723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常用水景植物一览

作者 李宪章 

母体文献 中国花卉盆景 

年卷期 2003年07期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9.9 

关键词 大薸属  芡实属  花叶芦竹  Typha  分株繁殖  小球茎  芦竹属  端生  池中  香蒲科 

文摘内容 山因水而秀,景因水而活。所以水景历来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大大小小的水面不仅调节了小气候,也成了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想经营如诗如画的水景,少不了多姿多彩的水生植物。那么,除了人们熟悉的荷花、睡莲以外,常用的水生植物还有哪些呢? ▲芡实(Euryale ferax)睡莲科芡属植物。又名鸡头米,属大型浮叶型水生植物,叶经常在1~2米左右,叶片圆形,有皱缩,叶面有各种大小凸起,叶背紫红,叶柄很大,具刺。花期在夏季,花朵为紫色或白色,伸出水面或不出水面,花不大,观赏价值不很高,果实球形,果径10厘米左右,内含多粒种子。种子可以食用,和淀粉差不多。芡实喜温暖,需要充足的阳光,生长适温20~30℃。这种植物在我国南北都有种植。种子繁殖。清明前后,先用20~25℃温水浸种,每日换水一次,约半月后发芽,2~3片叶时可移入小盆,经2~3次换盆后,待天气暖和,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于池中种植槽内。芡实属大型水生植物,种植槽应大,土壤应肥。开花季节,每10天追施肥一次,能促使多开花、多结果。果实成熟后,收集的种子应贮于5℃以上水中,常换水,供翌年播种。▲茡荠(Eleocharis luberosus)莎草科茡荠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上只生茎杆,中空,内有许多横隔膜。茎绿色,丛生,圆柱形,高一般在0.5米左右,茎杆基部生有2~3个叶鞘,膜质,不明显,地下生有细长匍匐根状茎,端生一褐色球茎,即食用的茡荠,冬前采收,常盆栽,保水,长大时移入水中,供观赏。▲菱(Trapa spp.)菱科菱属植物。又名菱角,我国有11种,南北均有分布,春季将菱角种于池中,发芽长一蔓,其茎长时可达几十厘米。当茎蔓出水后,陆续长出叶片,节间极度缩短,叶集中于茎端,形成盘状,颇为好看。叶片菱形三角状,前半部叶的叶缘有齿,夏秋开白花,结菱角,下沉入水,水中的茎蔓每节长出对生的叶状根2条,淡绿色,具吸收养分功能。菱角为坚果,内含种子1粒,有的有2个角,有的有4个角,有的无角,可食用,菱喜温暖,也耐高温,栽植简单。▲花叶芦竹(Arundo donax)禾本科芦竹属植物。花叶芦竹形如瘦竹,其叶片看着美丽的黄绿条纹。为多年生植物,地上茎通直,有节,叶片长披针形,稍硬,叶子能长到0.5米,株高通常在2米左右,圆锥花序顶生,形似毛帚。叶色会随季节变化,盛夏之前叶色最美,叶片上有黄绿相间的条纹,盛夏时分叶色变绿,但新叶仍为花叶。地下具有根状茎。花叶芦竹原产欧洲,现在我国不少地方有引种。它喜光,耐湿,耐寒,多种植于湖边潮湿地及水池中,分株繁殖。▲慈菇(Sagiuaria Sagiuifolia)泽泻科慈菇属植物。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株高通常在0.5米以下,叶基生,叶柄挺立,叶片为三角状管形,花序总状顶生,夏季开花,花白色,单性同株,上部为雄花,下部为雌花,地下具细匍匐枝,枝端生一小球茎,可食用,也是翌年繁殖材料,常盆栽或池栽。▲香蒲(Typha latifolia)香蒲科香蒲属植物,俗称蒲棒,多年生挺水植物,株高一般在1~1.5米,叶片扁平长条带形,叶长1米左右,叶基部鞘状抱茎,花序穗状顶生,长圆柱形。根状茎粗壮,我国各地普遍有种。有栽培变种花叶香蒲,叶呈花条纹状,叶半边淡黄,半边绿色,十分美丽。适生于水湿地,在水中以不超过0.5米水位为佳,对土壤适应性强,以肥沃土壤为好。一般分株繁殖。春季分株,盆栽,摆放于水池中的适当位置。▲大薸(Pistia slratioles)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叶形极美,如佛雕下的莲花宝座,漂浮下水面,观赏价值颇高,分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属浮生型水生植物,叶聚生于极度短缩的茎上,呈莲座状。叶片倒卵状楔形,具纵褶,叶面披短绒毛。花序为肉穗花序,贴于佛焰苞上,但花序小,无观赏价值。生长季节常从叶脉中抽生匍匐茎数条伸向四周,先端长出小植株,以此法不断增殖。可向水池撒些化肥,促进生长。通常于小池塘或大盆中种植,用于观赏,大池塘养植应设护栏,以防漂至他处。大薸繁殖颇快,天冷时,可收取部分植株于温室过冬,室温5~10℃即可,备翌年使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