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外来入侵植物假苍耳种子的萌发特性



编号 zgly000173340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外来入侵植物假苍耳种子的萌发特性

作者 王丽娟  李爱雨  冯旭  武佳文  王雪  刘丹  李翠婷  徐永清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资源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21,40(07)

页码 1979-1987

年份 2021 

分类号 S451 

关键词 假苍耳  种子萌发  低温  赤霉素 

文摘内容 假苍耳(Iva xanthiifolia)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目前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已造成严重的威胁。本研究采用纸皿试验对不同年份种子的千粒重、含水率、萌发指标及内源赤霉素总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为阐明假苍耳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在入侵过程中的作用,以2019年的种子为材料探讨了光照时长、低温层积时间和冷冻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种子的千粒重为1.172~1.311 g,含水率在0.93%~1.26%,萌发率及内源赤霉素总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增长显著下降。假苍耳种子的萌发需光,发芽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但光照处理显著抑制了幼苗下胚轴的伸长;随4℃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子萌发相关指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处理15 d后发芽率最高,为68.3%;在-20和-40℃冷冻处理下,种子的萌发率、内源GA总含量、鲜重均显著降低,但对幼苗的下胚轴长度无显著影响。根据假苍耳种子的萌发特征,播种前深耕是田间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