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编号 zgly000152811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作者 兰斯安  杜虎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韩畅  陈莉  苏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6年0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91.27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林龄  杉木 

文摘内容 基于广西北部杉木主产区45块1000 m2样地的调查,研究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种林龄杉木植被与土壤碳储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表现为过熟林(345.59 t·hm-2)>成熟林(331.14 t·hm-2)>近熟林(299.11 t·hm-2)>幼龄林(187.60 t·hm-2)>中龄林(182.81 t·hm-2).不同林龄碳储量分布格局均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层,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其中,植被层为34.80134.55 t·hm-2,占总碳储量的18.6%38.9%,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层为1.262.07 t·hm-2,占总碳储量的0.4%1.1%;土壤层为149.24206.02 t·hm-2,占总碳储量的61.9%80.0%.植被层碳储量以乔木层(33.51133.7 t·hm-2)最大,占92.8%98.9%.其中,乔木层各器官碳储量以树干(20.9895.68 t·hm-2)最大,占乔木层碳储量的62.6%72.6%,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枝、叶碳储量分别占4.8%11.0%和11.1%14.2%,随林龄的增加而减小,在过熟林阶段有所上升;根的碳储量占11.3%12.3%,波动较小,比较稳定.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