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426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地下水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可行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母体文献
环境污染与防治
年卷期
2011,33(3)
页码
20-27,43
年份
2011
分类号
TQ223.24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容量
生物活性炭
甲基叔丁基醚
长期应用
文摘内容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常见的汽油添加剂,但汽油油箱和地下储油罐的泄漏,造成了汽油及添加剂对地下水的污染。实验分析了生物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地下水中MTBE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1)处理高MTBE进水(模拟新污染的地下水)实验时,对椰壳活性炭(简称椰壳炭)柱、煤质活性炭(简称煤质炭)柱采用菌液循环接种法接种来自美国南加州La Mirada MTBE污染点生物活性炭柱更换下来的废弃炭(简称废弃炭)中的菌液,90 d的运行中,接种炭柱出水MTBE与未接种炭柱总体一致。(2)与典型活性炭穿透曲线形成鲜明对比,在下层填充带有MTBE降解菌的废弃炭、上层覆盖不同椰壳炭比例的3个炭柱内,MTBE去除率总体先降后升的现象说明了炭柱内微生物降解作用逐渐增强,显示生物活性炭功能建立。(3)总体上,在165 d处理低MTBE进水的实验过程中,5个不同尺寸、废弃炭比例、操作方式建立的生物活性炭柱对MTBE的去除率高于97%。5个炭柱中累积的MT-BE去除量至少为理论吸附量的2.82倍。废弃炭较多有利于快速建立生物活性炭功能;较多的椰壳炭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可以去除更多MTBE,并能抵制进水浓度变化对处理效果的不良影响。炭柱长期去除MTBE主要是依靠新建立的生物活性炭功能,而非废弃炭中少量MTBE降解菌的作用。(4)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在进入炭柱后,均迅速地被分解为溶解氧,剩余低浓度的H2O2在炭柱内不会对细菌产生不利影响,印证了H2O2的供氧能力与适用性。在实际应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时,一般均采用双柱串联处理方式,用以提高吸附容量利用率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