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307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2年01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58.8
关键词
台湾海峡
游泳动物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文摘内容
根据2006-2007年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四个季度航次定点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游泳动物373种,其中鱼类273种,甲壳类81种,头足类19种;渔获物组成以鱼类为主,占渔获物总重量的65.6%,其次为甲壳类和头足类,分别占21.1%和13.3%,所有调查站位游泳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密度指数为24.91kg/h,主要优势种类为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拥剑梭子蟹(Portunus haanii)、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竹筴鱼(Trachurus japonicus)、火枪乌贼(Loligo beka)等。对多样性的分析显示,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45-3.21,平均为2.47,其中秋季最高,夏季最低,且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与历史资料相比,目前台湾海峡游泳动物种类数明显减少,尤其是闽东和闽南—台湾浅滩海域表现最为突出;优势种类个体呈现小型化和低龄化趋势,表明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衰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