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编号 zgly00005559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桂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3010;森林病理学

作者 袁蒲英  朱天辉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母体文献 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08,29(4)

页码 21-28

年份 2008 

分类号 S432.54  S436.85 

关键词 桂花叶枯病  细极链格孢  形态鉴定  生物学特性 

文摘内容 对桂花叶枯病病原菌进行形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桂花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该菌在PDB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量最大,在OLA上产孢量最大。碳源以糊精最适于菌丝生长,肌醇最适于产孢。氮源以蛋白胨最适于菌丝生长与产孢,而铵盐会抑制病原菌生长及产孢。缺Mg不利于菌丝生长,缺K不利于产孢,添加一定量Zn、Ve可促进菌丝生长,添加Cu、Vb2可促进产孢。pH5~10适于菌丝生长而pH6~11适于产孢,最适pH值分别为pH6和pH7,该菌生长适温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27℃,15℃和30℃适合产孢,30℃时产孢量最大,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桂花叶汁、蔗糖、葡萄糖、牛肉浸膏促进孢子萌发效果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3℃~30℃,最适为27℃,适宜湿度为98%和100%,最适为98%,适宜pH值为pH3~7,最适为pH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5℃10min。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